大枣四大鲜为人知的功效
健脾胃:
有些人脾胃功能弱,消化不好,可以吃点大枣来解决。大枣能增加胃肠道黏液分泌,治疗胃肠道病损,保护肝脏。《群芳谱》记载:“十月取大枣,中破之,去皮核,小火反复炙香,煮汤饮,健脾开胃甚人。”就是在大枣成熟的季节,把枣劈开,去掉枣皮和枣核,用小火慢慢烤,直到闻到香味飘出,然后用这样的枣煮水喝,健脾开胃的效果很好,您不妨试试。做导游的小丽就因长期吃饭不应时,伤害了胃肠功能,导致严重的呕吐。她坚持服用大枣,呕吐很快就能好。
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每日吃大枣五至七颗,或与党参、白术共享,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大枣和生姜、半夏同用,可以治疗饮食过饱所引起的胃胀、呕吐等症状,现在还常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安神助眠:
大枣安神的效果非常好,如果失眠,吃几个大枣也能解决,对因脾胃不和导致失眠的患者十分有效,而且没有服用西药的副作用。可以在晚饭后将5~7枚大枣煎汤,临睡前喝汤吃枣,能加快入睡。也可加入少许甘草,安神效果更佳。
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里面有个“大枣葱白汤”专治心烦失眠,用大枣10枚,葱白3根,将大枣洗凈浸泡后剔去枣核;葱白洗凈;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加入大枣,大火烧沸,小火煮约20分钟,再加入葱白煮约10分钟后,去除葱白即成。于睡前吃枣喝汤,疗效很好。还可将大枣制成枣膏服用,安神效果也很不错,用鲜大枣1000克,洗凈去核取肉捣烂,加适量水用小火煎,过滤取汁,混入500克蜂蜜,于火上调匀,即成枣膏,装瓶备用。每次服15毫升,每日2次,连续服完。大枣的安神效果也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大枣中所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黄酮-双葡萄糖苷A)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
因为大枣兼具安神、补血的双重效果,古代又常用来治疗脏躁证。所谓脏躁证,相当于现在的更年期综合征,病人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宁,无缘无故悲伤恼怒,甚至哭泣,中医用甘麦大枣汤疗效确切,这个方子是以大枣为主要原料,和甘草、小麦同用,起到养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保肝护肝:
这个功效对肝炎病人很有好处。我们早已得知,在阴阳五行中,肝属于木,脾属于土,木克土,肝功能的好坏对于脾胃影响极大,唇亡齿寒,肝不好的人,胃肠消化不可能好。所以,养胃必须先养好肝。在临床上,大枣常用于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辅助治疗,每天吃20枚大枣可预防肝炎。用大枣50克、大米90克,熬成稠粥食之,对肝炎患者大有裨益。对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及血清转氨酶活力较高的病人,用大枣、花生、冰糖各30~50克,先煮花生,再加大枣与冰糖煮汤,每晚临睡前服用,30天为一疗程,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对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有一定疗效。
抗肿瘤:
大枣成分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而且含有环磷酸腺苷及山楂酸等成分,经过研究证实,以上三者均含有抑制肿瘤的效果。大枣中的环磷酸腺苷对治疗各种肿瘤有显著疗效,能有效阻止人体中亚硝酸盐类物质的形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形成与增殖,甚至可调节细胞的分裂增殖,有利于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有抗癌作用。大枣中富含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功效,尤以山楂酸效力最强,甚至超过了常用的抗癌药5-氟尿嘧啶。
尽管大枣的功效有很多,也有一些人群是不适合吃大枣的。
哪些人不宜吃大枣
痰湿偏盛者:这样的人常表现为舌苔厚腻、口甜或口中发腻、食欲不振,平时常感觉胃部胀满,严重者会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眼睑及面部浮肿等症状。大枣的滋腻之性容易助湿,使得痰湿停留在体内难以清除,进而加重上述不适。这种体质的人更适合吃薏仁、红小豆、山药、丝瓜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爱上火的人:这类人体质偏热,经常出现便秘、口臭、咽喉牙龈肿痛等上火症状,而大枣性味甘温,偏于温补,若大量食用,犹如火上浇油。
感冒初期患者:感冒初期,入侵人体的风寒或者风热之邪正盛,若此时食用大枣,其黏腻的性质常常会导致邪气滞留,造成“闭门留寇”的后果,使得体内的病邪难以驱除,不利于恢复。
糖尿病患者:大枣含糖量较多,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病情加重。因此,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大枣。
最后,再来教你大枣的储存方法吧。
大枣的储存方法
北方贮藏法:大批量贮存时,采用麻袋码垛贮藏。码垛时,袋与袋之间、垛与垛之间要留有通气的空隙,以利通风。墙壁多少有些湿气,垛不要离墙壁太近。
南方贮藏法:南方地区高温多湿气,霉暑季节应冷库贮藏。红枣用麻袋包装,贮于5℃的库房中。出冷库前,要移至温度稍高处过渡,逐步移到库外。为防水气在枣果上冷凝成水珠,不要马上重新装袋,而要摊晾,等冷凝水珠消失,再换袋包装外运。
少量红枣可用稻壳灰贮藏。在地面上撒干稻壳发约1厘米厚,摊一层红枣,再撒稻壳灰盖满红枣,再摊一层红枣。这种贮藏法能防潮、杀菌,枣粒干燥,效果较好。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大枣四大鲜为人知的功效
文章链接:https://www.changshijun.com/c20658.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行业标准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