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是种常见的水果,其营养丰富而且味道也不错,大家都爱吃!吃香蕉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禁忌呢?下面就随若悠网一起看看吧!
一、每天吃香蕉的8大好处:
1、可改善抑郁症
香蕉中的色氨酸可在人体内转化为血清素,血清素有助于放松身体,改善情绪,缓解抑郁。
2、能缓解经前综合症
香蕉中的维生素B6可调节血糖水平,缓解经前各种症状。
3、可调控血压
香蕉高钾低钠,可很好地调控血压水平。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经允许香蕉产业在广告中宣传香蕉的降血压和防中风功效。
4、能提高脑力
英国一项以200名学生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吃香蕉等含钾量较高的水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5、可防治便秘
香蕉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不借助于泻药即可自然缓解和预防便秘。
6、能缓解宿醉
缓解醉酒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喝一杯香蕉蜂蜜奶昔。香蕉具有护胃作用、蜂蜜可提升血糖水平,牛奶有助缓解酒后脱水。
7、可防治烧心
反酸容易导致烧心,吃根香蕉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8、能预防孕吐
孕妇在两餐之间吃根香蕉有助于防止孕吐。
二、吃香蕉的坏处:
1、香蕉多吃也会胖:
如果一天只吃一两根,问题不大。而多吃肯定也会发胖,一位在办公室白领,一天所需的卡路里大约是1300kcal,那么,如果她一天吃9根香蕉,也就是说平均每餐吃3根香蕉,就已经超过了她一天所需热量了。如果她没怎么做运动来消耗的话,肯定是会肥的。
2、长期空腹吃香蕉有害健康:
长期空腹食用香蕉,非但对胃酸分泌不利,还可因营养摄入过于单一造成贫血。而对于患有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的人群来说,这种减肥方法更是大忌。因为香蕉中含有较多的钾盐,如果食用过量会增加肾功能的负担,延缓病情的好转,并有引起病情恶化的可能。另外,香蕉含淀粉和糖分比较丰富,因此,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摄入量,以免血糖异常引发疾病。
3、香蕉性寒湿重、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若一天吃五六根,可能不少脾胃虚寒或消化功能不良的人早就受不了。减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奉劝要减肥的mm,要安全减肥,不要得不偿失。
4、经期吃香蕉易痛经:
很多美眉们都喜欢吃香蕉。因为其有独特的香气和通便的效果。但专家指出,在月经期间最好是不要吃太多香蕉,因为它也属于寒性食物。在月经期间吃过多过冷食物后,血液受到温度改变的刺激,就会致使流通度变差,容易产生血块,造成痛经。
三、不适人群:
1、体质偏虚寒者
香蕉性寒体质偏虚寒者最好避之则吉,像胃寒、虚寒、肾炎、也不要吃香蕉,以上几种病人如果吃香蕉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还有点怀孕期脚肿的患者,也最好是不要吃香蕉。
2、空腹的人
香蕉是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的,如果空腹吃就会造成肠胃的提前工作,长期空腹吃香蕉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为什么不能空腹吃香蕉呢,因为空腹时肠胃中几乎没有可提供消化的食物,在空腹时吃香蕉就会加快肠胃的运动,促进血液的循环,增强心脏的负荷,容易导致心肌梗塞。
3、关节炎患和糖尿病患者
香蕉的含糖量是比较高的,会使血液循环减慢,代谢物堆积,如果关节炎和糖尿病患者不应该吃香蕉,否则会加重病情。
4、肾炎患者
肾炎患者也是不可以吃香蕉的,因为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钾、镁元素,肾炎患者的派滤功能比较差,香蕉会使血液中的钙钾镁比例失调,进而促进肾病的加重,所以肾病寒者最好是不要吃香蕉。
四、吃香蕉4大禁忌:
1、未熟透的香蕉易致便秘
食未熟透的香蕉会有涩味,主要因为香蕉中含有的大量的鞣酸。当香蕉成熟之后,虽然已尝不出涩味了,但鞣酸的成分仍然存在。鞣酸具有非常强的收敛作用,可以将粪便结成干硬的粪便,从而造成便秘。最典型的是老人、孩子吃过香蕉之后,非但不能帮助通便,反而可发生明显的便秘。
2、过量吃香蕉可引起微量元素比例失调
香蕉香糯可口,因而有些人一次吃很多。殊不知,这样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香蕉中含有较多的镁、钾等元素,这些矿物质元素虽然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但若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摄入过多,就会引起血液中镁、钾含量急剧增加,造成体内钾、钠、钙、镁等元素的比例失调,对健康产生危害。此外,多吃香蕉还会因胃酸分泌大大减少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和情绪波动过大。因此,香蕉不宜过量食用。
3、香蕉忌放于冰箱中冷藏
香蕉的贮存温度一般为11–13摄氏度,而冰箱中存放果蔬一般为4摄氏度左右,最高达8摄氏度。香蕉若置放于此环境中,易被冻坏,放一天就会变黑,且质变软烂,口感也变坏,甚至出现斑块或腐烂。
4、忌空腹食用香蕉
虽说香蕉可充当粮食,但不能空腹大量地吃。因为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钾、磷、镁,对于正常的人,大量摄入钾和镁可使体内的钠、钙失去平衡,对健康不利。所以不可空腹食过多的香蕉。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链接:https://www.changshijun.com/c20083.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行业标准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